北京张一元茉莉花茶/茶叶

阅读:1388 2019-06-14 00:00:00 作者:力度营销

张一元茉莉花茶/茶叶品牌由创始人张昌翼始创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现在是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旗下著名的茶叶品牌。1991年,张一元茶叶商标正式注册,1993年即被评为“中华老字号”。张一元的茉莉花茶产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广受欢迎,其窨制技艺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张一元茉莉花茶/茶叶创始人张昌翼,字文卿,1869年出生于安徽省歙县定潭村。1884年,张昌翼经人介绍,来到了北京崇文门外瓷器口的荣泰行茶店做学徒。当时的瓷器口是个商业闹市区,每天来这里做买卖的人络绎不绝,荣泰行茶店的生意因此十分兴盛。张昌翼聪明、勤快,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学会了拼配茶叶的一整套方法,于是在后柜拼配茶叶,在前柜接待顾客,就成了他每天乐此不疲的工作。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张昌翼觉得是时候该出来闯荡闯荡了,因而他辞了柜,在同行和朋友的帮助下,在花市大街路南,一家烟铺门前,摆起了茶叶摊。一开始,张昌翼并没有自己的店铺,一把遮阳伞、一张条凳、一把茶壶、几只粗碗,摆上自己配制的花茶售卖,张记茶摊就算是开张了。为了招揽顾客,客人来到张昌翼的茶摊喝茶,可以先歇下脚,免费品茶,觉得确实好喝再购买。张记茶摊很快就以热情待客、质优茶香、价廉物美而远近闻名。张昌翼不出摊时,甚至有慕名而来的顾客追到他家里买茶。随着张昌翼买卖的扩大,名声逐渐远播。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张昌翼寻找机会盘下茶摊南面的三间门面房,开了他的第一个铺面,取名“张玉元”。“张玉元”三字中,“张”代表茶庄主人张昌翼;“玉”字取自“玉茗”,寓意茶中之精品,在陆羽的《茶经》中,它是茶叶的通称;“元”则意味着“一”。换句话说,三个字合起来也就是张家的一等茶庄,张氏第一家坐地茶庄正式开业。张玉元茶庄开业之初,不幸遭遇了庚子之变。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崇文、宣武、正阳前三门外惨遭联军挨户搜掳,花市整条街上的铺面皆被抢掠和火烧。张玉元茶庄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只损毁了茶叶家具。重新开业之后,张昌翼决定在北京最繁华的前门外商业区寻找新的立足点。1908年,张昌翼在观音寺挂起“张一元”茶庄的招牌,开张了他的第二个茶庄。“一元”取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意寓他的买卖开市大吉,永远兴旺。

果然,张一元茶庄的经营很快就有了可喜的发展。以前张昌翼的买卖以散客过客为主,经营额有限,迁址之后,茶庄调整了经营策略,在观音寺附近的王皮胡同、蔡家胡同等八大胡同中,张文卿发现了巨大的商机—胡同里大大小小几百家妓院,每天需要大量的中高档花茶。张昌翼派人持续不断地上门挨家造访,赠送各色上品茗茶给管事“品尝”,推销了大量自己配制的特色茶叶。在与同行的竞争中,逐渐把八大胡同的茶叶批发买卖揽入自己怀中。

但张昌翼对张一元的业绩并不满足,1910年,他在京城最为繁华的大栅栏又乘势开了他的第三个茶庄—“张一元文记”茶庄。不过,人们更习惯把“张一元文记”茶庄简称为“张一元”。此时,张一元文记茶庄的经营理念、营销手段、规模等,都与其早先开设的两间茶庄不可同日而语。

[page]


张一元不仅自行配制所售茶叶,还建立了自己的茶叶生产基地。当时北京人很喜欢茉莉花茶,尤其爱喝产自福建的茶品。1925年,张昌翼在福建福州郊外亲自开办了自己的茶场,雇用当地工人种茶,以保证茶庄每年按时采摘和收购优质新茶。并雇人买花,自己加工熏制茉莉花茶,直接运送到北京销售。张一元茉莉花茶采用福建烘青绿茶“春茶”作茶坯,初制过程主要有:萎凋、杀青、揉捻、烘焙。造型工艺茉莉花茶的茶坯采用造型工艺绿茶。制作过程主要为:萎凋、杀青、烘焙(七成干)、手工造型、烘干。这种在当地窨制拼配的小叶花茶,“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特别受京城百姓的喜爱。由于张昌翼全程掌握着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减少中间的商业操作,大大降低了成本,使张一元茶叶始终保持相对便宜的价格。

本着“不怕没人买,就怕人买缺”的经营理念,诚信经营的张一元茉莉花茶/茶叶赢来了京城内外各种层次、不同爱好的茶客。即便到现在,无论走进张一元的哪一家店铺,都会看到“诚信为本”的牌匾高悬在最醒目的位置。张昌翼还经常派人到一些茶庄了解售价,掌握商品行情, 并且买回别人销售的茶叶与自家同级茶叶比较, 不断使自家茶叶质量优于同行。当时, 茶庄还设有电话和函购业务。凡买2.5公斤以上茶叶者, 均送货上门。

在广告宣传方面,张一元茉莉花茶/茶叶更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20世纪的30年代,张一元茶庄在京城商号中最先尝试在门市用高音喇叭播放歌曲、戏剧等当时的“流行音乐”,进行商业造势,招徕顾客。抗战前夕,张一元茶庄播放彭素海用西河大鼓演唱的三下南唐,每次播放时,门前总是围着许多听众,这不但为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扩大了茶庄的影响,树立起张一元的形象。张一元茶庄还在广播电台作宣传广告,并于大栅栏首先装用进口的霓虹灯,从一楼直接竖挂到茶庄三楼,颇为壮观。这一系列宣传手段,大大提高了张一元茉莉花茶/茶叶的知名度,使全市诸多茶馆、澡堂、旅店、戏园等都慕名前来购买张一元茉莉花茶/茶叶。当时梨园行唱戏的许多名家,如裘盛戎、马连良、李万春、谭福英等人,往往点名只喝张一元的茶。许多杂货摊、杂货铺也喜欢代售他们的零包茶叶。随着声誉的传播,张一元茉莉花茶/茶叶逐渐远销天津、河北、内蒙古及东北各地,成为中国北方各省知名的老字号。

1931年,张昌翼去世,张家无人出面经营,茶庄开始由外姓人经营,但营业并没有逊色。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北交通隔断,货源短缺。在1937年至1945年间,张一元每天只得限时限量供应茶叶。1947年,张一元文记茶庄因电线老化引发火灾而歇业。这把大火几乎把铺子烧没了,好在有风火墙,才没有殃及隔壁的同仁堂药铺。火烧文记,“张一元”的老铺底子伤了元气,直到1952年,才修复完毕重新开张。同年,观音寺茶庄并入大栅栏的茶庄,统称“张一元”茶庄。1956年“张一元”茶庄公私合营,同时,“张玉元”的字号取消,这样“张一元”这个字号便延用至今。

1982年,张一元字号重新恢复,但老牌匾却找不到了,只得请书法家董石良重新书写张一元牌匾。此后十年,“张一元”一度走向了破产的边缘。直到“张一元来了个爱到处跑的技术型老总王秀兰”,才挽狂澜于即倒,张一元迈入“王秀兰时代”后,走上了艰难的复兴之路。

1992年,以张一元茶庄为主成立了北京市张一元茶叶公司。公司成立后,在弘扬张一元老字号传统的同时,适应市场,多方努力,使张一元一些失传断档的传统风格的茶叶品种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1994年,张一元茉莉花茶/茶叶在福建重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闽东张一元茶叶有限公司”。张一元茉莉花茶选用上等原料并采用独特的加工工艺,以其“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特色,使得老字号张一元再一次蜚声海内外。

张一元茉莉花茶/茶叶先后被授予“北京市名牌产品”、“北京市名优特许经营品牌”、“中国商业名牌企业”、“中国商业服务名牌”、“首都文明单位标兵五连冠”、“北京市质量管理优秀奖”、“中国食品工业质量效益先进企业奖”、连续三届荣获“北京市著名商标”称号。从2006年起,张一元连续三年获得”北京市十大商业品牌”称号。2008年,“张一元茉莉花茶窨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现在的张一元茶叶已经成功实现产、供、销、研一体化目标,在福建、浙江、安徽、云南、四川等省建立了30个生产基地,生产加工绿、红、白、青(乌龙茶)、黄、黑、花茶等茶类,经营茶叶花色品种逾300多种。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