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风口下的vlogger生存法则

阅读:296 2019-01-24 09:55:11 作者:力度营销


作者:杨靖怡,来源:锌刻度

近来随着快手、抖音等短视频的火爆,涌现出一大批短视频博主。前段时间,一些抖友发现,在抖音视频界面里出现了类似“02:21完整版”的按钮,点击进入之后即可观看完整版视频。

据MCN机构的负责人透露,抖音正在内测长达5分钟的长视频,并不只是2分钟。并表示,“抖音的长视频对我们来说就意味着vlog。B站受众太窄了,微博商业化太严重,yoo视频在做vlog,但声量又不够大。”

vlog能成为短视频下的又一个风口吗?vlogger的生存法则又将是什么?


1、刮起全民“vlog风”

Vlog-1.jpg

不同于抖音、快手罐头似的视频制作方式,vlog即视频博客(Video Blog),是一种集文字、图像、音频于一体的内容形式,主要功能是记录生活,可以简单理解为视频日记。

vlog强调追求自然平凡的生活记录。一次旅行,一次烹饪,一次学习,一次游戏都可以作为素材。并不追求猎奇与惊艳,创作者对视频素材进行取舍,在后期进行剪辑加工,再根据故事线构架整个视频,所以往往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正是由于视频的制作模式的多样,没有统一标准,所以vlog更加灵活、生动,更能彰显个人的气质与风采。

vlog起源于youtube,2012年,youtube上出现了第一条vlog。从2013年到2017年,Youtube上的vlog已经从每天200余条的上传量涨至每小时2000余条。

2015年,vlog在YouTube上井喷迎来爆发期,并开始出现一批职业vlogger。其中最有名的是被誉为vlog之父的Casey Neistat,曾连续600多天坚持更新vlog,在YouTube拥有超过1000万的订阅者。国内一些头部vlogger如微博博主@大概是井越早期也是受到Casey视频的启发,开始着手拍摄vlog。

vlog在2017年开始国内兴起,一开始只有少数的受众关注。而后,在短视频浪潮的推动下,开始涌现出了一批专职vlogger,各领域的创作者把vlog当作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在各自的领地内开花结果,一些头部 vlogger开始与品牌方合作,经过1年多时间的沉淀,在平台助力,品牌主、vlogger共同发力,以及受众的追捧下,vlog这种内容形式开始逐渐出圈走向大众化

同时,vlog在国内还通过借助移动社交平台迅速发展着。锌刻度记者发现,无论是微信朋友圈、豆瓣、贴吧等社交平台还是优酷、腾讯等视频播放平台上,都刮起了一股全民“vlog风”。


2、不同创作者眼中的vlog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创作者对于vlog有着不同的定义,而vlog与其他短视频的区分界限也并不清晰。

“我朋友圈里现在每天都充斥着各式各样的vlog,有的甚至只有短短十几秒,感觉和抖音区别并不大。”罗伟是北京电视台网络版块的一名拍摄和剪辑师,主要负责电影、短纪录片以及网剧的拍摄和剪辑工作。

在他看来,许多创作者对于vlog的理解似乎有偏差,他们把自己制作完成的视频都称为vlog,但普通vlogger由于拍摄设备、技术手法、画面表现力和剪辑水平的参差不齐,制作出来的视频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别。vlog对创作者的要求更高,很难像快手、抖音等短视频那样人人皆可参与,就目前来看,曝光量和热度都还只是聚集在一些头部vlogger群体中。

经常和纪录片打交道的罗伟认为,vlog和短纪录片有着许多相似点,它们的时长通常都在5-10分钟,内容都倾向于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或传达一种观点,且故事是真实发生的,不是短剧和表演,强调“记录”和“个人”

但vlog着重记录的是创作者自己的生活,片中的主角是vlogger本人,整个vlog讲述的是vlogger的日常,同时包含相对丰富的场景和转场,并且vlogger会在镜头前与观众进行大量互动,让观众有较强的参与感和沉浸感。

虽然内容不同,风格不一,但对于创作者来说,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标签——vlogger。他们都是通过拍摄视频来展现日常生活,进行自我表达。

在美国东部一所高校读研一的李晶是一名vlogger新手,她在优酷上上传了自己制作完成的第一个vlog,记录的是今年圣诞节在巴哈马船宿潜水的旅行过程。

视频中海岛沙滩、深海鱼群、夕阳落日、跳舞的游客等画面伴着音乐不断切换,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现了自己旅行途中所见所闻,其中记录的深潜过程中所看到的鱼群和珊瑚等海底画面,让观看者仿佛身临其境,完全融入了镜头展现的场景中。

Vlog-2.jpg
(此为图片,不可观看)

这虽然是李晶的第一个vlog,但画面远近的切换和转场十分自然流畅,整个vlog的制作感和完成度都很高。李晶表示,自己有过剪辑视频的经验,并且观看过很多国内外vlogger大神的视频,包括youtube上的po主Lost LeBlanc、克里斯旅行狂魔,以及国内的博主姚舜不二。

其中,对她影响比较大的是喜欢分享穷游攻略的Lost LeBlanc,“他的游记做的很具体,包括路线规划,具体开销,很多详细的细节对我平时旅行做攻略很有帮助,并且通过一些小众的拍摄手法展现出来让人耳目一新。”除了旅行干货外,李晶说Lost LeBlanc帅气的外表、生活态度和人生经历也是吸引她的地方。

与抖音类的短视频相比,李晶认为这两种载体承载的信息量不同,抖音等短视频适合某个搞笑或精彩的瞬间,而vlog可以承载一个完整的故事,抒发创作者的一些情感,并且vlog有时间线,可以看到事情发生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3、风口下的生存法则

“如果vlog超过三分钟很容易让观众失去兴趣,由于时间成本越来越高,通常普通的观众根本不会花费长达几分钟的时间来观看一个陌生人的视频。”李晶认为正是由于要强调故事性,vlog也存在着视频时间过长而导致受众没有耐心看完整个视频的问题。

同时,她还发现包括自己在内的许多vlogger都存在着倾诉欲太强的问题,通常一拍就是几十个G的素材难以取舍,整个vlog疯狂转场出现各种人脸,缺少完整的剧情线。

随着欧阳娜娜、王源相继推出自己的vlog,早期还比较小众的vlog在明星效应的带动下渐渐开始走向全民化。

但随之而来的是商业变现的问题

“一些vlog红人积累了大量的粉丝,他们会在vlog中植入广告,这样的作品商业性太强,内容没有那么真诚了,很影响观看效果。”

李晶认为,如今大量vlogger被资本绑架,很多时候只是为了拍vlog而拍,有些甚至为了持续高产而流水线作业,像套公式一样,用几个转场+人脸+背影+航拍飞快地输出作品。

艾瑞咨询曾预计,2017年的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2.42亿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碎片化时代用户习惯的养成,用户已经不再习惯消化和咀嚼长文章式的产品,短视频更受用户青睐。

可见图文资讯消费的天花板即将触顶,短视频将是用户内容消费的下一站。

同时据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短视频行业市场集中度呈“三角形”态势,头部平台逐渐凸显,优质内容将会是这些平台支撑用户红利,进一步提高用户粘性的稀缺资源。此外,由于平台市场逐渐稳定,入场门槛提高,所以短视频内容方被预测为是资本的下一个投资焦点

在全民vlog风潮的席卷下,什么样的作品更受观众喜欢,如何在众多vlog作品中突出重围,是许多vlogger值得思量的问题。

有分析师认为,随着平台市场的稳定和入场门槛的提高,在大浪淘沙下,头部vlogger已经形成。他们能巧妙运用各式眼花缭乱的拍摄手法,光从展现形式上来看手法娴熟的大神比比皆是,反而是一些注重情感表达、内容更接地气的vlogger会更有观众缘。

真实、接地气的内容创作或将成为vlogger生存的不二法则。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