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如今,很多人出行都喜欢用“滴滴”或者其他手机软件预约打车。在一些地区,很多农民也正在使用一种像滴滴这样的农业共享平台,让种地变得更简单。这个平台叫“农田管家”,试图用互联网共享平台改造农业生产,农户网上一键下单,即可享受农业科技红利。
“中国有18亿亩耕地,像日本和美国基本上这个市场的渗透率都超过50%,半数以上的地是用无人机喷洒的,中国才不到3%,所以我们现在还属于教育市场和快速抢占规模的阶段,我们觉得农业和农村是互联网渗透率现在最低的一块处女地。”农田管家CEO余洋说。
打造农业“平台级”公司
自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毕业,侯笑笑进入了高盛。2015年,她参与了一个宏观经济的课题研究,得出一个判断,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将预示着传统农业升级的巨大机会。
同一年,军队出身,曾担任linker networks(获得过360和惠普1000万美金投资)公司CTO的连续创业者——余洋受投资人邀请加入无人机制造公司云顶智能。负责产品方向与市场策略的他,为寻找工业级无人机的行业应用场景,跑遍了电力巡线、高铁、移动基站巡检等行业,聊完一圈之后,余洋却发了愁,无人机应用场景必须要是“高频刚需、体量足够大且充分市场化”,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场景少之又少。几经筛选后得出的结论是,工业级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只有在农业场景下能够实现。
两个人的视线,不约而同落在了“农业”二字上,他们从两条不同的路径得出一个相似的推论:中国农业到了产业升级的拐点,将出现平台级的机会。无人机在农业上的应用最有前景,可以提升30、40倍的效率。此外,农业起点低,有空间改进;农民有内生的动力去接触互联网,再加上基础设施的成熟和政府的推动,有过成功无人机创业项目的余洋决定跨界农业创业。很快,侯笑笑辞去了高盛的“美差”,而余洋则是径直从无人机制造者变身为运营者。
2016年2月互联网农业服务平台农田管家正式成立,它试图从飞防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切入,连接农户和飞防组织(操作无人机喷洒农药的组织),用互联网共享平台改造农业生产。
在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八五九农场,种植户张凌霄的作业小组今年种植了1500亩耕地,由于水田播种时间紧,张凌霄选择了农场与北京农田管家共同搭建的植保平台,购买服务。刚下完单,农田管家飞手孙博宇的手机上就出现了订单信息,三架飞机,20公里距离,作业面积1506亩,每亩作业费十元。孙博宇做了一下订单排序,决定先去张凌霄所在的作业区。确认订单后,孙博宇和农户取得了联系,开始提供服务。
2017年5月,山东省内集中爆发了小麦条锈病虫害,农田管家通过系统后台提前预判到了这个灾情,提前与山东省植保部门进行沟通和合作,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当真正病虫害爆发的时候一切准备就绪,应急预案和救灾准备迅速展开,一夜之间调配了上百架无人机,快速地扼制了病虫害灾情的扩散。
以上两个这两个案例非常形象地展示了农田管家的价值。农田管家不只提供无人机植保解决方案,还致力于专业化的药剂方案定制以及为飞防队提供优质的服务。
科技渗透是“自然下沉”的过程
农田管家一端连接的是农户,他们不需要购买无人机,通过平台就能获得农事服务。
余洋认为,首先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是自然下沉的过程。比如货车司机也不是受教育程度很高的群体,但货拉拉等平台已逐步在货车司机群体普及。互联网对农业的渗透在逐步显现,比如快手、微信等也在农民群体普及。第二,国家相关部门在重点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备、农民手机应用的技能培训等。第三,农田管家的大量用户是农资店的老板、种植大户等,他们从事经营活动,跟外界接触比较多,在使用智能机方面不成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一年只需要两三次农药喷洒。自己买无人机形成了重资产,而且无人机的保养和飞手的雇佣同样需要成本。农田管家的出现,帮助其降低了成本。
而农田管家平台也不持有重资产,只做撮合工作,这些无人机由平台另一端连接的专业飞防队所持有。飞防队原来可能只服务于某一片区域,工作有旺季和淡季之分,收入来源不稳定。但通过农田管家,他们可以在黑龙江、山东等地跨区域作业,提高有效作业时间。
农田管家成立的初衷,是为缓解农村劳动力流失和土地流转带来的规模化种植之间的矛盾,弥补农村劳动力的不足。余洋表示:“在种植规模化的趋势下,专业化的农业服务平台一定会取代零散化的小工,因为专业的平台服务商有质量保障,有专业的植保解决方案。农田管家核心定位并不仅是无人机植保,飞防只是一个切入点,是现阶段的一个迫切需求。”以后一定会有职业农民,农田管家还可以带动农资经销商转型为农业服务商,加盟农田管家就可实现轻资产化的转型。经销商提供所在区域的飞防作业面积,有订单时,由农田管家调度无人机进行作业即可,经销商不必购置无人机,便可拥有强大的飞防服务能力,既为农民提供服务,又可以拉动自己的销售。
当下国内的航空植保行业尚处于无序状态,缺乏相关的行业服务标准以及药剂方面的使用规范,现状显然已经限制了行业的发展。绝大多数不成体系的民间飞防队,因为没有更多的获客能力,为了争夺客户,打价格战。还要保证利润,就无法保证作业质量,只好牺牲农户的利益。最终导致农户认为飞机打药效果不好,对飞防服务产生抵触。针对这样的现状,农田管家将会努力协同农业主管部门、相关科研单位等,共同建立航空植保行业服务质量标准。
在积极推进行业标准制定与实施的同时,农田管家从成立至今,一直在大力投入飞防药剂和植保方案的定制。农田管家并不生产农药和制剂,而是寻求与深入研究飞防特性、走在科技前沿的厂家进行合作,利用在田间地头实战中获取的经验和数据,运用到飞防药剂和植保方案的定制之中。此举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飞防队作业过程中能够规避用药风险,避免用药问题带来的损失。
此外,农田管家推出了“千人飞手创业扶植计划”,提供2000万现金补贴以及5000万订单保障,提供创业扶植资金,提供知名品牌无人机和售后保障,提供作业中的全过程帮扶,提供充裕又优质的订单,提供全年的收入总额保障,尽全力为想要创业的新飞手们提供全面保障,让飞手们实现无忧创业。“农村消费人群的需求还没有被充分的挖掘和满足,就跟新生儿第一次睁眼看到谁,可能就会跟谁最亲一样,我们会抓住这一机遇。”对于农田管家的未来,余洋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