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是休闲;
法拉利卖的不是跑车,是驾驶快感和高贵;
劳力士卖的不是表,是奢侈和自信;
免费商业模式卖的不是方法套路,而是思维。
一切的营销,都是针对满足人性的各种需求、焦虑和欲望而做的:冲动、贪婪、功能、满足、炫耀、自豪、面子等。
“宇宙的精灵,万物的灵长”,说的是人类。
但现实中,人性的弱点也不少:贪婪、恐惧、嫉妒、懒惰、好色、热爱免费、贪慕虚荣、难抵诱惑、害怕孤独、重视等级、迷信专家、崇拜名人、喜随波逐流……关于人性的一切弱点,正在被消费社会利用和营销。
一切营销都是弱点营销,针对的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人性弱点和后天养成的世俗判断。
而弱点营销所要做的就是引导人一直需要、永不满足,如何利用弱点营销让消费者为你的产品或服务买单?最好的方法是让消费者自行脑补,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多就是好,看起来就是牛逼
真正的营销,不在于告诉消费者“我们的产品NB”,而是让消费者自己得出结论“他们的产品NB”。
原因:人最相信的,永远是自己,因为我们都觉得“自己不会害自己”、“只有我会对自己100%负责”。
你告诉消费者的,消费者会觉得“他这么夸自己,还不是想让我买东西!我偏不信!”
但凡是做的好的广告,基本上都没有自吹自擂我的产品有多好多好,而是通过旁敲侧击让消费者觉得好,消费者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随便举个例子,比如香飘飘奶茶,销量多=喝的人多=产品好=我也要喝。
再比如唯品会:唯品会说自己的注册用户突破一个亿,也是一样的道理——选择我的人多,这么多人选择,应该没错。
简单来说,让消费者觉得你牛逼,就对了:
1,用巨大的数字来让消费者震惊
2,如果没有巨大的数字,就跟你的竞争对手对比一下
3,尽量与普通人觉得“牛逼”的符号靠拢
二、同类感——别人觉得好就是好,别人有效果就是有效果,别人买了就说明没问题
举个例子,网购买东西,你是不是会在买之前看看用户的评价,那你为什么要先看评价?评价好,商品就好吗?
其实这是不一定的,但是看过之后消费者的脑袋中想的是:这么多人都说好=那么多人见证肯定不会骗人=这个产品好=我用肯定也适合=买。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会刷评价,并且刷了还不算,还要截成乱七八糟的图出来逼着你看的原因。
“跟着大家,不要乱跑,危险系数会小一些”——这是自几十万年前开始,就根植于我们骨子里的本能。
发生购买行为前,我们也会本能地去找大家对这个产品的评价。
三、认同感——我们就是同一类人
说在前面: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谈情怀,其实世界上没有情怀,有的只是认同感而已。
教英语的老罗为什么牛逼?因为他教得好?因为他幽默?
也许,但没说到本质上。因为他正好符合了大多数人心目中好老师应该有的样子,所以大家认同他。
试想一下,你被12年填鸭教育、各路老师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你的同学说:
“有个叫罗永浩的胖子,会在上课的时候讲段子诶。”
然后你去搜了他的演讲视频,发现他不仅讲段子,还喜欢站在讲台上,跟学生们各种逗贫……那一瞬间,你的心里早已被丘比特射成了筛子:这才是老师嘛!
后来,一款以匠人工具为LOGO,以“难得的匠心”为核心卖点的手机,出世了。
当老罗在台上大谈他花大力气优化的UI特效时。你的眼睛看到了匠心、精细、慢工出细活、认真、较真……等等等等。
你认同了老罗,老罗成功地让你认同了他(再一次)。你在心里,已经跟老罗站在了同一个战壕里,此时此刻,所有一年出N款手机的企业,都变成了你们的共同敌人,于是你变成了死忠粉,你有了锤子的情怀。
你认同这个人,你认同他做事的态度,你觉得你们是同一类人,为了让你生存下去,你需要尽力帮助整个群体生存下去,所以你要保护这个群体,因为保护群体,就等于保护了你自己。
让消费者脑补,应用在营销中,最简单的三个套路:吹牛逼、找例子、找认同。营销的本质,就是营销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