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夏日炎炎,虎门镇解放路7号看起来跟周围的城市景象并无不同,只是与边上稍显陈旧的街铺比起来,那里立着一片新的商品房。在这些再平常不过的建筑面孔中,却已看不到曾在此间热闹红火了28年的太平手袋厂的痕迹。太平手袋厂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尚未遍拂祖国大地之时,全国最早的“三来一补”企业之一。而自1996年倒闭之后,在历史的飓风中飘摇了11年的太平手袋厂,5年前终没能保留住遗骸,在一片唏嘘声中轰然倒塌。
1978年与港商签协议,“粤字001号”太平手袋厂成立
喝早茶时,时不时有路过的人跟唐志平亲热地打招呼,这时,唐志平就会抬头爽朗地回应,眼角延展开一簇笑纹,而当他讲述那些远去的历史时,则很少能在他脸上见到这种笑容,更多的是一丝不苟的严谨和略带神往的表情。今年60岁的唐志平曾是太平手袋厂第三任厂长,但在这东莞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刚建厂的时候,他便是其中的一员,那时是1978年,他才26岁。
1978年7月的一个夏夜,在闷热和鼓噪的虫鸣声中,唐志平当时所在的太平服装厂来了一位香港客人,那人从包里拿出一个黑色的人造革手袋,给在场工人出了一道他们从未做过的题在没有任何图纸和说明的情况下,复制这个手袋。于是,从未见过这种手袋的太平服装厂的工人们,根据香港客人提供的“吝啬”的毛料,熬了一个通宵,终于用缝纫机按版呈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手袋。客人很满意,一个月后便与东莞二轻局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合同(太平服装厂是东莞二轻局下面的一个企业),东莞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正式揭开了他的面纱。这个香港客人名叫张子弥,是当时香港信孚手袋制品有限公司的老板。
事实上,张子弥当时在香港的工厂,已被香港不断上涨的成本逼到濒临倒闭的边缘。而在他相中太平服装厂做来料加工的半个月前,国务院刚颁发了《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规定广东、福建可以实行来料加工试点,不得不说,张子弥拥有非常灵敏的商业嗅觉。“他先是通过华润公司找到了省轻工,当时省轻工刚好有一个东莞人,就介绍他来了东莞。”唐志平回忆,张子弥之所以出这道考题,是因为当时是吃大锅饭的时代,工人们没有什么效益和时间观念的,“就是散漫,有点懒”。作为商人的张子弥自然是要先考验生产速度的,投资了不能及时交货,肯定得赔钱。唐志平说:“我们那么快就做了出来,而且做得很好,他就放心了,第二天就跟我们谈判了。”当时是1978年7月的最后一天,太平服装厂的老板、二轻局的局长都在,很快就谈下来了。
唐志平说,其实当时厂领导还是有顾虑的。那时候中国还没有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担心跟港商一起做,会不会有资本主义成分?1978年的中国,政治走向尚不甚明朗,“文革”的余霾并未散去,与所谓的“资本家”合作,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智慧的。但当时正值知青回城,僧多粥少的工厂正面临就业份额的挤压,张子弥带来的来料加工贸易,正好拓展了就业的渠道,还是值得太平人奋力一搏的。抛开顾虑,1978年8月30日,双方签订的合同规定:港方负责进口设备、原材料及产品外销,东莞二轻局则提供厂房和劳动力。从此,太平手袋厂顶着“粤字001号”的名头成立了,至于“粤字001号”代表的是什么,唐志平认为是合同编号,有关部门认为是工商牌照号,但由于当时的相关证明材料并未保存下来,“粤字001号”也只能成为一个传说,令太平手袋厂是否中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仍存在争议。www.4000.com.cn 力度营销
而早在太平手袋厂刚建大约半年多的时间里,张子弥已经把他在香港的厂全部搬到了这里,他则在珠三角其他城市陆续开始办厂。“建太平手袋厂时,张子弥当时一共投资了300万港币,那是一个天文数字!”唐志平说起来除了惊叹还是惊叹,对于之前月薪普遍只有20多块钱的工人们来说,这个数字实在是倾尽所有语言也没法描述。当时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还清的设备款,实际上却在3年后,也就是1981年,太平手袋厂就全部偿还了,“整个工厂都是我们的了”。
随着工资的逐渐走高,想进厂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人拎着鸡鸭过来想走后门进厂,很难打发。”那时候的唐志平已经是一个管理人员,找他走后门的人自然是踏破门槛的,“手袋厂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本地人的温饱问题,那时候也是响应中央的号召嘛,解决劳动就业,解决温饱问题。”唐志平想起那段红火的岁月,很是感慨,“邓小平南巡的时候是1992年,那时候才算是完全开放,但是我们已经先走了十几年了。”
来源 力度营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