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杭州地区的大中型纺织化纤企业的企业家与技术人员都熟知一位身材高大,精神矍铄的老工程师,政府主管工业部门的领导称他为“杭州纺织的活字典”,他就是投身纺织工业战线50余年,现任杭州市纺织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的高级工程师姚挺。
姚挺17岁中专毕业后即赴宁波纺织厂工作,后在浙江大学进修5年,他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曾在宁波和丰纱厂主持过离心纺纱的科研工作。1962年,姚挺就运用纺纱机械原理独立完成了缝纫用纸芯线团机的设计制造工作,至今这套设计图纸还在应用。此后,姚挺先后获评“宁波市技术革新能手”和“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1966年初,姚挺调入杭州市纺织局,后曾一度负责基层棉纺厂、毛纺厂的筹建工作,1984年重回机关,负责技术改造工作。在技术引进的高潮期,姚挺始终坚持“货比三家”、“价格合理”、“质量优等”、“符合国情”的原则。
姚挺说,他记得有一次三家企业联合引进一批纺纱关键设备,代理商是一家在杭州有背景的香港公司,谈判中他发现设备总价比天津引进的高出了5%,但代理商利用公关“拿下”了其余企业,后又对他“软硬兼施”,他始终坚守原则,硬逼着对方降价5%,为国家节省了一笔外汇,获得了杭州市有关领导的表彰。
姚挺的座右铭是:做人要有正气、做事要争第一。他在机关工作时向领导只汇报事情的结果,从不汇报如何克服困难的过程。他的口头禅是:完成任务是职责,至于如何完成的,何必作为“成绩”去汇报。姚挺始终认为,干部就是要干实事,要为行业发展做实事,要为广大群众做好事,这才对得起自己的一生。
1998年,姚挺负责“杭二棉”、“杭一棉”的“压锭、破产、重组”,日夜加班、十易其稿,策划编制了这两个大型国企的“压锭、破产、重组”方案,最终获得国家经贸委批准。同时,为了妥善安置“杭二棉”近500名符合内部退养条件的职工,他直接去找时任常务副市长,在市领导支持下,职工问题圆满解决。
2001年,纺织局因体制改革撤销,姚挺在“手无分文、屋无寸土”的条件下,奔波在各纺织企业之间,筹建了杭州市纺织行业协会。在他的主导下,协会的工作思路定位为:注重调查研究,提供多样化服务,团结一批企业家,打响协会品牌,成为政府和企业名副其实的“参谋和帮手”。
姚挺说,作好调查研究是开展和做好针对性服务工作的基础,为此,他每月都要抽出4~5天的时间赴郊县企业调研并给企业出“点子”,每周必要找几个企业家电话交流。在他的影响下,协会会员队伍年年壮大。曾有民营企业家直白地说:“我就是冲着你的为人才加入协会的。”目前,协会会员企业产值已超过1500亿元,占全行业的87%左右,会员企业中有“中国企业500强”2家,“中国制造业500强”9家。
近年来,每半年都要由姚挺亲笔起草,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供一份全行业的经济运行分析与对策建议,现已完成关于杭州市纺纱行业、织造行业、印染行业、氨纶行业、产业集群以及金融危机时期的杭州纺织6篇调研报告,供政府决策部门参考。姚挺的调研报告先后获得杭州市调研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其中一篇还荣获省二等奖。
如今,协会每年以不同形式举行3~4次技术交流会,每年出版10期内部通讯刊物,姚挺担任主编,每期4.5万~5万字,内容广泛丰富,深受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欢迎。此外,姚挺还亲自抓行业内的品牌建设,协助企业把品牌搞上去,近5年来获评省、市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的会员企业数量在全市各行业中首屈一指。
为把工作做好,对姚挺来说,晚下班、双休日加班是常事。他说:“要在快乐中工作,在工作中求得快乐。”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了纺织业的发展与提升。姚挺带领的协会及他本人先后多次获评“杭州市先进协会”、“先进个人”。
如今的姚挺虽已年尽七旬,但好学精神不亚于年轻人,他精通棉纺织,也熟悉化纤、印染和纺织机械,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姚挺乐于与年轻人交朋友,他曾说:“与年轻人多交往,我自己也会变得年轻一些,人活着要有点精神,要活到老、学到老,利用余热多做点工作,把年轻人带好,这就是我的快乐所在。”凡与姚挺交谈过的青年多会反映:这个老同志很实在、易接近,而且思路清晰、不保守,与他交谈能学到不少东西。
2012年,姚挺荣获“协会工作杰出贡献奖”。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沈坚对杭州市纺织行业协会的工作,作出如下批示:市纺织行业协会所取得的成绩是和他们正确的职能定位(参谋+帮手)分不开的,是和他们强烈的服务意识分不开的,也是和有一个热爱事业的秘书长分不开的,经委系统的其他行业协会,都要向纺织行业协会学习,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