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王致和臭豆腐由创始人王致和始创于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现为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王致和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腐乳、料酒、花色酱、涮羊肉调料、香油、芝麻酱等,产品行销全国,还出口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是中国著名的“中华老字号”品牌。
王致和原本是安徽仙源县的举人,清康熙八年(1669年)进京赶考落第,受盘缠所困,滞留京城。幼时曾在家做过豆腐的王致和为谋生计,于是做起了豆腐生意。他在所住的北京前门外延寿寺街羊肉胡同“安徽会馆”内,用手推的小磨,每日磨上几升豆子做成豆腐沿街销售。一边卖豆腐,一边刻苦攻读,以备下科。
盛夏某日,他做出的豆腐没卖完,恐日久腐坏,便切成四方小块,配上盐、花椒等佐料,腌于一小缸中。从此,他歇伏停磨,一心攻读,竟淡忘此事。秋凉后,王致和重操旧业,猛然间想起那小缸豆腐,连忙打开,未曾想臭味扑鼻,定神一看,豆腐已变成青色,扔了实在可惜,于是他大着胆子尝了一下,不料别具风味,遂送给邻里品尝,结果品者无不称奇。王致和臭豆腐声名鹊起,由于屡试不中,王致和遂尽心经营起臭豆腐来。
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王致和于延寿寺街西路成立“王致和南酱园”,雇师招徒,以经营臭豆腐为主,兼营酱豆腐、豆腐干及各种酱菜。不久,臭豆腐的销路扩大到东北、西北、华北各地。经多次改进,臭豆腐于清末传入宫廷御膳房,成为慈禧太后的一道日常小菜。慈禧太后不喜臭豆腐其名,便赐名“青方”,使王致和臭豆腐身价倍增。王致和南酱园的门前的三块立匾加上彩绘龙头,象征“大内上用”之意;“王致和南酱园”的六个字刻为两块匾,分别由状元孙家鼎、鲁琪光题书。孙家鼐写了两幅藏头对,一曰:“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另一幅曰:“酱配龙蟠调芍药,园开鸡跖钟芙蓉”,冠顶横读为“致和酱园”。
此后,王致和臭豆腐的生意越作越兴旺,众人竞相仿制。光绪年间,在宣武门外、延寿寺街等地相继开设了王政和、王芝和、致中和等酱园。
1956年,公私合营,原“同义厚”酱园更名为“田村酱厂”。随后“四和”(即王致和、王政和、王芝和、致中和)与“田村酱厂”合并为“田村化学酿造厂”。1972年,“田村化学酿造厂”更名为“北京市腐乳厂”。
1985年,为得到《商标法》的保护,也为了更好地拓宽市场,企业启用过去名气最大的商号“王致和”,并向国家商标局注册“王致和”(腐乳)商标。1991年,“北京市腐乳厂”又更名为“北京市王致和腐乳厂”。2000年3月公司改制, “北京市王致和腐乳厂”更名为“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王致和食品厂”。2006年1月8日,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公司与桂林腐乳厂联姻重组,开创了中华民族传统腐乳产业南北合作的先河。2009年9月,改制更名为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
50多年来,王致和虽曾几易厂名,但其产品特色风味未变、花色品类日多。现如今,有青方、红方、白方3大类20多个品种的王致和腐乳,其品牌不仅享誉国内市场,而且已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王致和”系列产品也得到扩展,涮羊肉调料、腐乳汁、虾片、精包装干酱、仿日清酒、低盐度调料王等产品在商品架上成为“抢手货”,满足了消费者的各方面需求。
三百多年的沧桑岁月,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王致和已从手工式作坊发展成为以生产酿造调味品为主的科工贸一体化跨行业经营的公司。企业荣获了“中华老字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王致和臭豆腐/腐乳等系列产品多次被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2008年6月“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