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变得家喻户晓对高盛(Goldman Sachs)来说一直都不是什么好事。不久前,在华尔街和美国顶级企业圈之外,几乎还没有什么人非常关注高盛,人们注意到的似乎只是这么多以前在高盛效力过的员工都进入了美国联邦政府以及其他管理机构的上层。接下来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几乎在一夜之间,高盛成了人们眼中所有错误的万恶之源。
史蒂文•曼迪斯于1992-2004年在高盛任职,目前是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兼职教授和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鉴于公众对自己前雇主的关注程度,曼迪斯精明地把自己博士论文中的部分内容编纂成册,出了一本书,名叫《高盛怎么了》【What Happened to Goldman Sachs,哈佛评论杂志社(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381页)。这种做法非常符合高盛的作风——这家公司教给人们的就是怎样在机会出现的时候抓住它。2012年3月14日,格雷格•史密斯曾经在《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社论版对页发表了一篇具有煽风点火作用的文章,他在其中公开辞去了高盛常务董事一职,这也是出于同样的思路。此举让史密斯出了名,还为他赢得了一份价值不菲的图书出版合同。
不过,和史密斯不同,曼迪斯的写作动机是悲伤,而非愤怒;而且曼迪斯想对自己的前雇主进行解析,而不是加以利用。显然,尽管已经离开高盛近10年之久,他仍然非常尊敬和喜爱前者;同时,对于公众对高盛的看法,曼迪斯似乎视而不见。举例来说,曼迪斯在引言中谨慎地说:“2006年它是如此地广受赞誉,到了2009年它却是如此地广受指责,很难相信在这期间这家公司的文化会发生这样的巨变。”
然而,公众对高盛的看法发生变化当然和高盛文化的改变无关。这种变化来源于公众开始认为高盛是一家“过大因而不能倒闭”的公司,是一家得到了政府援助的公司,在数百万美国普通大众仍处于困境时,高盛的利润却迅速达到了历史最高点,而且开始发放巨额奖金——就算按华尔街的标准来看也是天价。
高盛从一家主要靠服务客户盈利的小型合伙企业变成一家主要靠交易盈利的全球性大型上市公司,曼迪斯在书中冷静分析了这家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变迁。为客户提供服务时,长期性最重要。而开展自营交易时,长期规划就变成了“午餐点什么?”
高盛出现的情况相当简单:动力变了。从1869年成立到1986年,高盛一直是一家普通的合伙企业。也就是说,每位合伙人都对高盛的全部债务负责。因此,这家公司对自己承担的风险非常、非常小心。公司倒闭会给所有合伙人带来灭顶之灾。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其中几乎没有女性)都希望确保公司不会倒闭。
1986年,高盛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一次重大调整。合伙人在公司的资金依然面临风险,但除此之外,他们的其他财产都很安全。
另一次更为重大的变化出现在1999年——高盛成了一家上市公司。这样的公司结构使合伙人可以通过转让股份套现,这和高盛还是合伙企业时的情况截然相反——那时只有离开公司的高盛人才能大举撤资,而且必须要经过好几年才能回笼资金。
史密斯写道:“高盛还是一家私营小型合伙企业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对长期性的解读灵活地做出最有利的决定。有了各种各样的外部股东后,他们的目光有长有短,目标也各不相同,再加上高盛肩负起了要把外部股东(而不是客户)放在首位的法律义务,这就让对长期性的解释和执行变得复杂和困难得多。”
曼迪斯说,最初他认为改变高盛的是那次上市。但最后他相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组织结构偏移”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它的影响下,高盛从秉承曼迪斯所说的“道德行为标准”变成了一家只遵守“法律标准”的公司。
我不太确定高盛是否真的有“道德标准”。这家公司以自己“长期处于贪婪状态”而自豪——但说到底也依然是贪婪。我也不知道,对于不研究社会学的人来说这些社会学方面的东西是否重要。
但我还是要说,这本书能让人增长见识,而且乐在其中。不知道华尔街大公司的生活是何种面貌的人可能会觉得这本书让他们开阔了眼界。曼迪斯谈到了他和他的同事是如何痴迷于工作,以及他们怎样为了完成任务而牺牲了一切。在他的描述中,高盛内部的竞争极为激烈。尽管本刊最近将高盛评为最适宜工作的公司之一,但如果你想在那里成就一番事业(要不然为什么要进入高盛?),你就得做好最充分的准备,把生活排在工作之后。